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

電話亭,青椰樹與倫巴舞。

深夜,雨不止,艾草色制服的年輕警察寫完最後一個簽到,離開佇立許久的電話亭,消失在明晃的路燈底下;菲律賓的天氣燠熱難當,火車裡腹部滴著血的阿飛,讓時間帶他,漫過緲無邊際的青椰樹;舞女露露(或許也作咪咪)上班後,阿飛在昏沈中醒了,立身鏡裡精瘦滑頭的男孩子,隨著舞步轉過陽台,在棕櫚盆栽間跳幾下倫巴。


近二十年前的香港電影《阿飛正傳》,帶著人與人錯身不能結合的惆悵,帶著年輕男孩的反叛與徬徨,帶著時間消逝褪入永恆的六零年代,彷彿離得好遠,離得好遠。好遠。狂飆的晦暗車廂裡,只聽見氣若遊絲的聲音低迴,說:「麻煩你告訴她,我已經全部忘了。」


時間會帶走電影裡的一切,散場了就是散場,可留下的,在記憶的空間,也不過就是電話亭,青椰樹與倫巴舞幾樣而已。


自己的房間.桃園.2008

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

紅氣球幾句

沒下雨的下午,外頭天氣很悶,中山北路轉南京西路的行道樹枝葉鬱鬱蒼蒼,陽光一片焦黃。庭院上,幾個人接續著進入黑矇矇放映室,挑了位置坐下。本日午後的放映:「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


兩個鐘頭,放映室厚重的隔音門灑開裡頭的黑暗,幾個人沈默著離開。陽光替換成路燈的夕照,下班人群熙來攘往,我沒入他們,走了好一段。


1956年由法國人Albert Lamorisse導演的短片「La Ballon Rouge」,講小男孩巴斯卡(Pascal Lamorisse飾演)一天早晨上學的途中,同一只有思想有主見的紅氣球相遇,氣球成了男孩的玩伴,忠心地陪伴巴斯卡穿街過巷,恣意在巴黎城市裡頭徜徉。媽媽不准氣球回家,乖巧的它安靜獃在可以看清楚男孩的閣樓天窗上,與夜同眠;老師也不准,紅氣球調皮地摸到老師頭頂上,讓孩子們大笑不止;幾個眼紅的男孩射破了氣球,哭泣的巴斯卡好傷心。後來,天空中飄下五彩絢爛的氣球群,載著小男孩巴斯卡,飛過繁忙的巴黎


2007年,台灣人侯孝賢應奧賽美術館之邀,將紅氣球的故事取用,拍了另一部叫「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」的電影。故事裡,年輕的保姆宋方取代了紅氣球,靜靜的,靜靜的待在小男孩西蒙身旁,用攝影機記錄下被母親蘇珊遺忘的,童年對聲音記憶的時光


在雜誌裡讀演員Juliette Binoche的訪談,她談到導演要她以美國電影「A Women Under The Influense」裡患強迫症母親的形象為藍本,去揣想如何表演,並且試著挖掘年幼時對外祖父木偶劇團操偶排練的記憶,以深化角色的認同。後來自己進戲院看,對Juliette Binoche母親的演出又多了一層佩服。蘇珊這個不稱職的母親,稱職的偶師,處理不好房客丈夫問題,女兒升學問題和自己情緒的問題,有的時候急話,暴躁,混亂,生活中的瑣事無一周全,連個小東西也找不到;可是來到熟悉的黑盒子排練室,譜架前演繹偶戲道白的她又是這樣令人羨慕,彷彿天地是她的,眼前的木偶就是她的紅氣球。Juliette Binoche把自己身為母親生命的一部份,把自己的童年演進戲裡,恰如其分,好讓人喜歡。


看的人知道,這部電影沒講完,也講不完;蘇珊依舊忙碌,生活的各種問題仰賴宋方打理;西蒙孤單,宋方是他最好最安靜的陪伴;明天又是偶戲排練,明天又是不停歇的才藝課程,明天,時光,聲音,景象,然後又是一個明天。一如既往。最後一幕,紅氣球不再在人們心中重要,只得隨著抵擋不了的上旋風,漸漸飄離美術館,離開到沒有人的地方。


夜晚,離開人群的我看著眼前感觸不同的世界,回想電影裡的一切,像雕塑家傑克梅地一樣,遺忘起自己的位置。


自己的房間.桃園.2008

再見一面Hanna Schygulla

這裡要寫一點同女演員Hanna Schygulla相關的事情,先講講她的故事。

她是德國人,1943年耶誕節生,出生地Upper Silesia。5歲以前沒見過爸爸,爸爸在義大利當兵給美國人捉了,關到戰後才回來。18歲,學習古羅馬文及德國研究的Hanna參加由新導演法斯賓達(Rainer Werner Fassbinder)所主導的「慕尼黑行動劇場」,正式成為一名演員。她在與法斯賓達鬧翻前一共合作了二十三部電影,最為人知曉的,要算是1978年的《Ehe Der Maria Braun, Die》(瑪麗布勞的婚禮)。在這部電影裡,Hanna Schygulla飾演的少婦瑪麗布勞為她贏得了一座銀熊獎。最近,Hanna Schygulla又演了一部電影,故事裡頭,她是個面臨絕望的堅強母親。

近三十年,另一名新導演法特亞金(Fatih Akin)執導了一部描寫德國土耳其移民的電影:《Auf Der Anderen Seite》(天堂邊緣)。故事裡,Susanne Staub(Hanna Schygulla飾演)讀大學的女兒在學校邂逅了神祕的土耳其女孩,她收留她,彼此相戀。母親對行為放蕩言語偏激的土耳其女孩感冒,卻莫可奈何。之後,犯民運法的女孩遭德國政府遣返,女兒為了愛情遠赴伊斯坦堡試圖營救,卻陰錯陽差遭打劫的街童們槍殺。絕望的母親帶著悲傷,來到年輕時一度徜徉的伊斯坦堡,住進女兒的房間,要繼續完成女兒的遺願。

當知悉故事裡凝靜憂傷的母親Susanne就是三十年前冷酷決絕的瑪麗布勞時我嚇了一跳。這種感覺還有一次,是《Paris Je T'aime》裡的一則短篇:人老珠黃的Gena Rowlands對面坐著老邁的Ben Gazzara,兩人風趣地調侃對方,談論著離婚。Hanna Schygulla好像就這麼在我的心底活過了三十年,不斷扮演同一個角色,一位女性,讓自己的青春消逝,讓自己成為母親,一名失去所愛的母親。

人活著,時間變成最殘酷的東西,電影保持住時間,女演員成了自己生命的犧牲品。

妹妹的房間.桃園.2008